【产品经理有话说】第四期
主编小云:刘总,终于等到您这次的部署心得分享了~
产品经理刘国莉女士:感谢大家的等待!亿天加生产管理ERP系统的整个开发部署过程完全是由我主导的。远隔千里,作为一个铝天花行业外行,如何开发出一套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并帮助其部署成功还是有难度的。
主编小云:是的,部署软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部署成功需要企业一把手与开发团队的密切配合。
1、盯数据是发现BUG最好的方式
亿天加的期初库存数据在库存盘点时忘记填写成本价,成品入库会影响其平均成本和销售毛利的核算,原材料成本也会影响生产成本的核算,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就会导致成本核算完全乱套,客户花那么大力气完成的盘点工作功亏一溃,反复几次,客户信心丧失,项目肯定部署失败。
盯数据很重要,我坚持在部署初期每天看生成的各类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方案是:修复数据,同时增加了可以调整价格的盘点程序,对于没有成本价的产品强制要求填写成本价。

由于BUG引起的数据错误要及时修复,保证流程不堵,并同时修正BUG。
2、分析系统卡点,不断调整流程
2.1 三次调整排产方式
系统最开始的设计是顺序排产,考虑到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支持筛选相同工序对工单进行批量排产,是我认为的最优解,生产工序有序推进,工人也很明确当天该干什么!但是刚上线测试时生产厂长就不干了,要辞职!

无奈刘厂长找到我商量有没有办法让同一工单工序批量排产?当时我内心是不同意的,但还是按照厂长的建议做了相应的改动,而且尽量让其更智能,例如系统自动识别需投产工序及其核算方式与工价,为了让厂长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工人的工作总量,还进行了月计件工资统计数据的展示,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尽量简单易用。

这种方式对于小批量的定制订单,一个人做完全部工序是方便一些,但对大批量排产需要多人协同的情况下,带来的问题是排产时间估不准,当前工序也没有办法顺序推进,正式上线时生产厂长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采用了第一种排产方式。
这件事的启发就是:明知道开发团队的方案是最优解,但有些弯路还是必须要走,让老板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客户的信任也随之加强了。
2.2 向管理现状适当地妥协让步
按理说生产企业的领料出库是一个必要的环节,第一版做出来后是有领料设计的,但工厂的现状是铝卷这类原材料重且不易丢失,粉末这些物料也是批量领出分批使用,没有进行领料管控,如果不做到实时下库,预留机制根本跑不起来,为了适应企业的管理现状又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设计了在产品验收入库时自动根据材料定额与入库量完成领用下账。
2.3 自动与手动触发验收入库兼容
如果要满足订单的数量需求,每个工单需要所有工序完工量大于投产量才能自动触发验收入库工作流,但现状是由于生产环节存在损耗,有时出品数量小于投产数量,少给客户发一点货客户也能接受,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增加了手动触发验收入库的操作,只要是触发了流程的统一归到待入库标签下避免重复操作。

企业的各种需求层出不穷,如果置之不理最终会失去客户信任,只有不断调整才有可能部署成功
3、主流程跑通后,优化应用体验
3.1 主流程跑通了并不意味着完事大吉
除了订单生产管理,还有来料加工,外协,片料生产等前期沟通没有了解到的需求,随着业务的推进,这些需求都冒出来了,这时如何在现有框架下满足需求是很考验实施工程师的能力的。
此外还需要对大量的误操作做纠错处理,因为数据是环环相扣的,如何优化程序防止出错,出错后如何快速纠错也是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
3.2 围绕提高人效,降低人员素质要求,进行功能拓展
最初的版本中销售下单是需要手工添加辅材,辅材品钟多,还有一定的配比要求,很多销售员不会算,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辅材配比标准,支持按平方自动生成辅材需求数量

在下单时可选择自动核算标配辅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产备料时,常常只有部分主材,需要对订单进行分次投产,但是公司最灵醒的内勤,让她根据库存反算可以首批投产的数量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设计了根据投产数量算出主材定额,让内勤去对比库存量就能轻松分单。

3.3 查漏补缺,进一步规整数据展示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些单子已发货了,但还在备货状态,一查原因是因为产出不够,未生产的客户表示不需要了,这种情况需要能调整状态,如有已备未发的要自动退回成品库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货管理中已备好货处于待发货状态,但客户又不要了,就一直挂在待发货中,这种情况也需要取消备货,将备货数量退回成品库

这类数据虽不影响整体流程,但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混在一起展示,影响了数据的参考价值。
4、促进数据消费,增强用户粘性
流程跑通后就要关注数据的消费情况,在企业中底层人员更多是数据的生产者,中层人员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老板更多的是数据的消费者,系统设计了绩效统计、成本分析、经营日报、销售分析、生产负荷分析


运行初期由于缺少数据,无法验证报表的准确性,数据跑起来了就要十分关注,保证数据准确无误才具有参考价值!
同时我们要让数据的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这样他们才能主动配合系统的推进,例如工人除了报工外,他们还应该可以很方便地查询自己的计件工资,这样经过二三个月的对比,他们认可系统的输出,就会放弃手工登记的习惯;工人对计件工资数据的依赖也可以反过来促进流程与实际生产同步,生产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还有一些最初并未确定好的方案也需要在数据生成后去综合考虑,例如销售提成方案就是运行一段时间后确定的,要考虑发完货回完款的情况下再去核定,同时要考虑价差与费用等,支持对不同类别的产品设置不同的提成比例,减少人工统计的工作量,让销售员也明明白白,对于以后规范报价也有帮助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还要不断向企业建议数据消费方案,让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5、随时沟通、出谋划策、鼓劲加油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但矛盾也会集中地反馈到一把手,当软件推进与正常业务推进有矛盾时,如果老板抗压能力不足,有可能就会以失败告终。
亿天加生产管理系统刚开始试用时,主管生产的厂长就提出来辞职,老板感觉很无奈,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给他鼓劲加油。
部署期间要随时关注数据,系统运行二个月了,仍存在大量工序数据更新不及时,计件工资还是采用手工记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大沟通,还要给他出主意想办法,帮他迈过这道坎,ERP系统是环环相扣的,任意一个环节的卡堵都会造成系统推进不下去,最后导致部署失败。

主编小云:生产企业的ERP系统部署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类企业一线人员的基本素质与配合度、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资源、业务形态都与ERP开发部署能否成功紧密相关的。
产品经理刘国莉女士:是的,所以我们在做生产ERP的时候都是需要先做深入调研,才着手开发。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与公司一把手达成紧密联系,一把手下定决心,ERP软件才能部署成功。
主编小云:看来云路天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现状,以及企业间的差异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呢!
产品经理刘国莉女士:是的,在过去的几年里,云路天行已经为装修、定制家居、建筑管理、设计施工、工程监理、金融投资、生产制造、批发零售、连锁网吧、财税服务、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生活配送、物流运输、市政工程等数十个行业的超500家客户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持续提供SAAS服务。我们正努力成为一家最懂中小企业的软件提供商!
主编小云:再次感谢您这四期给我们带来的干货分享,我相信无论是对做软件开发的同行,还是深陷管理困境的中小企业都会带来一定的启发。
需求沟通、自定义配置协助、远程演示
联系:19141984807